|
|
振兴精细化工须突破创新节点 |
来源:中国染化网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09/5/16 9:37:11 |
|
振兴精细化工须突破创新节点
作者:李宏乾 来源:中国化工报
目前,我国农药、染料、涂料、橡胶加工等传统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着“量有余而质不足”的局面。除染料外,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仍以引进和仿制为主,1/3以上的生产能力只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而存在。业内专家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已走到一个关键的节点,转变思路、强化创新将成为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 技不如人 传统产业面临压力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精细化工处处长张方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的农药生产技术以仿制为主,创制品种只有几个且市场化过程很长,当前生产的约300个农药品种基本都是仿制,受专利期限制而无法及时生产新产品;涂料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研发与创新能力薄弱,应用技术开发也有很大差距;染料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虽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但在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方面尚有明显差距。 此外,我国传统精细化工行业还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产业布局有待优化。传统精细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农药原药产能一半以上集中在江苏、山东和浙江,仅江苏就占全国农药产量的20%以上;染料产量的80%以上集中在浙江、江苏和上海,仅浙江就占到国内总产量的2/3;涂料生产比较分散,但华东地区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近40%。 二是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比例有待提高,染料使用的安全性也有待提高;涂料生产过程的污染相对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水性、高固体分、粉末等环保型涂料的比重较低。 厉行创新 产业跃升科技先行 张方认为,就传统精细化工的各子行业而言,农药产业的核心问题是农药创制,需要加快国家农药创制中心的建设,加快农药行业的整合,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染料行业的核心问题是环保,需要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涂料行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内资企业和本土品牌的竞争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