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能否再加息控通胀 中外专家激烈争论  | 
                 
                
                  | 来源:中金在线    发布日期:2008/4/30 18:50:22 | 
                 
                 
                   | 
                 
                
                  |   进入四月份后,人民币升值幅度趋缓。在人民币升值趋缓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国内高通胀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斯蒂芬·罗奇为此开出“药方”,他称,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央行应立即加息至少1%以上,并调低今年GDP增速至9%以下。 
    就此观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却得到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多数专家认为,对目前经济状况而言,加息完全没有必要,也不是一个好主意;同时,中国GDP增速不能放慢,否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辩论焦点一 
    是否通过加息调节通胀 
    罗奇:“应立即加息至少1%以上” 
    罗奇称,根据国内披露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份国内通货膨胀上涨8.3%;而目前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仅为4.14%。他称,银行存款利率尚不及通胀率的一半,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负利率”情况。而在目前“物价高得惊人的时候实行实际负利率”,罗奇称,“历史告诉我们,是很危险的事情”。 
    罗奇建议央行马上采取行动,时间拖得越长,硬着陆的风险也就越大。 
    穆迪:“加息不是一个好主意” 
    知名评级机构穆迪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的负责人SumeiTang称,现阶段加息会对现有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她称,加息会打击国内消费,使内需疲软,进而使得国家主要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落空。 
    此外,SumeiTang称,前一轮加息中,央行共进行了6次加息,但事实上CPI指数并没有明显回落,而且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个月的投资总量也在增长,每月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 
    国泰君安:“现在加息没必要” 
    国泰君安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纯粹因为负利率而加息,这一做法并不可取。 
    此外,伍永刚认为,加息的目的是控制信贷,减少货币供应。而国家此前已通过六轮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很好地控制了信贷规模。因此,现阶段再加息没太大必要。 
    他称,如果进一步加息,将持续增加企业财务运营成本,从而推动CPI继续增长;而在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下,人民币势必更快升值,如果真的像Roach所说的至少加息1%以上,将会导致国内出口更为艰难,并会让人民币升值失去控制。 
    辩论焦点二 
    经济增长与遏制通胀能否兼得 
    罗奇:“调低GDP增长至9%以下” 
    因为受美国需求衰退拖累国内出口增长,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10.6%,低于前一季度11.2%的增速。Roach称,“必须得在通胀和经济高速增长间做出选择,两者不能兼得。” 
    穆迪:“增长和抗通胀必须兼顾” 
    穆迪的SumeiTang称,虽然在理论上,当经济增长放缓,CPI会自动地下降,但在现阶段,通过牺牲GDP增长来遏制通货膨胀并不可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