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暴雨再袭南方数省 武汉1小时下3亿吨雨(图) |
来源:染化网-您网上的染化花园,染料、涂料、颜料、糊料、助剂、色料的大家园,多彩生活,倾情染化!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1/6/11 9:33:39 |
|
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形势严峻,从9日夜间开始,湖北、湖南等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局部地区暴雨成灾。9日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湖北湖南两省43人死亡,40人失踪。其中,岳阳泥石流已致18死28人失踪;通城县县城被淹,6万居民被困。此外,福建、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
惨
岳阳暴雨泥石流
18人死亡28人失踪
记者10日从湖南岳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9日晚开始,岳阳市属下的临湘市、岳阳县等地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目前已造成18人死亡、28人失踪。
9日晚开始,岳阳市发生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北部、东部地区的临湘、云溪、岳阳楼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县、平江县等地降雨强度特别大。全市6小时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站点42个,大于200毫米的站点14个。
因短时间降雨强度特大,岳阳市局部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10日凌晨,临湘市詹桥镇观山村发生山洪泥石流冲垮民房,造成5人死亡、19人失踪。岳阳县毛田乡、云山镇、相思乡因山洪地质灾害死亡5人、6人失踪。平江县因山洪泥石流死亡5人。
灾情发生后,岳阳市于6月9日下午召开防汛紧急会商会,部署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并迅速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猛
咸宁暴雨两百年一遇
武汉1小时降2.5个东湖水量
2011年6月9日20时左右,武汉突然间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今夏首场雷暴雨降临武汉。武汉一个小时内下了3亿吨雨,相当于2.5个东湖的水量(东湖最大水量为1.2亿吨)。
咸宁市76个雨量站中有3个降雨超过250毫米,11个雨量站降雨超过200毫米,陆水支流隽水河上游左港雨量309毫米,创历史极值,达两百年一遇,洪峰流量每秒2258立方米,为历史纪录第一位。因灾已死亡23人,失踪10人,上百人受伤,安全转移11万多人。
暴雨致湖北25人死亡,12人失踪。
急
湖北通城成“孤岛”
城区平均水深60~90厘米
据通报,岳阳市岳阳县约18万人受灾,甘田、相思等乡镇2000多人被洪水围困。截至10日10时,江西修水县仍有1200人被困;福建8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广西9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
6月9日20时至10日5时,湖北通城县遭遇创历史纪录的暴雨袭击,通城县县城被淹,通信、供电、交通全部中断,6万居民被困。陆水支流穿城而过的隽水河上游左港雨量309毫米,创历史极值,超百年一遇,洪峰流量每秒2258立方米,为历史纪录第一位。
10日1点半到5点40分,通城县城降雨226毫米以上,最大降雨量神农坪4小时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强降水造成通城县城一片汪洋,最深水深达到2米以上,城区平均水深达到60~90厘米,车辆全部无法通行,县城全部停电,座机无法接通。
预报
台风蓝色预警 暴雨将再袭江南数省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3天,长江中下游、贵州、广西等地有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其中,湖南东北部、安徽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此外,热带风暴“莎莉嘉”向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一带靠近,气象台今日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受其影响,6月10日14时到11日14时,南海中北部偏东海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广东东部沿海、福建南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莎莉嘉”中心附近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有8~9级,阵风可达10级;广东东南部和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雨或暴雨。
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预计10日14时到11日14时,广西大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北部、苏皖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另外,河北北部、云南西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应对
国家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三峡水库昨转入汛期调度
6月9日以来,湖北、湖南两省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0日12时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开展救灾工作。三峡水库也从昨日起转入汛期调度。
10日,湖南省防指发出紧急通知,从10日14时开始,在全省范围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为应对暴雨洪涝灾害,湖北省10日11时35分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三级响应,并拉响今年首个暴雨红色警报。咸宁已紧急启动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10日8时,三峡库区水位146.10米,逼近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三峡水库从昨日起转入汛期调度,标志着三峡工程蓄水成库至今最大一次腾库防汛已到位,水库2011年防汛方案已正式启动。长江重庆、三峡、宜昌三地海事局全面启动腾库防汛安全预案,应对成库以来最大一次水位落差,船舶在库区有序航行,未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纵深
季风是旱涝急转罪魁祸首
10日白天到夜间,从苏皖南部到广西西部形成一条强降雨带,将有9省(区、市)受到影响,其中,安徽南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新一轮降雨是否引发旱涝急转?
“前期出现了很强的降水,加上这次降雨强度较大,造成旱涝急转可能性很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说。
“所谓旱涝急转,就是某一地区或流域发生较长时间干旱时,突遇集中强降雨,引起河水陡涨,客水入侵、内水难以及时外排的现象。”林建说。
“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季风。”林建说,季风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尽管今年季风爆发时间偏早,但中期出现中断。现在季风加强,急流加强,副高北面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对峙,出现了对流性降水。“我国的旱涝灾害年年都有,对于具体的某一家某一户,可能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总体来看,补栽补种及时的话,对全年粮食生产不会带来什么影响。况且南方后期温度高,粮食生产的回旋余地也较大。”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说。
“旱涝急转”考验流域生态
几天内长江中下游几个省从流域性大旱急转大涝。生态专家称,“旱涝急转”作为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变暖大环境有关。同时,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多方面警示。
1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迎来了较强降雨过程。鄱阳湖、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水位普遍上涨,赣、湘、黔、闽等省份有1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专家介绍说,长江中下游过去也发生过“旱涝急转”现象,其程度没有这次的剧烈,短时间内这么多地区由望天“喊”渴到暴雨成灾,可谓历史上罕见。
湖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认为,“旱涝急转”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长江地区不少水利设施老化
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一是流域水资源调控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解决。
二是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湖北阳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道荣说:“全县七成以上的小塘堰、小水库、小涵闸等小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大旱来了,发挥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强降水来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满负荷蓄水,带病运行的小水库更不敢多蓄水。”
三是自然植被蓄水能力弱。江西省山江湖办副主任鄢帮有分析说,一些河流流域留不住水,作为生态屏障的流域植被质量低下也是原因之一。他说,一些省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主要是马尾松,树下灌木植被少,因而森林蓄水能力很弱。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武汉晚报、潇湘晨报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