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炉霍发生5.3级地震 |
来源:染化网-您网上的染化花园,染料、涂料、颜料、糊料、助剂、色料的大家园,多彩生活,倾情染化!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1/4/11 9:17:06 |
|
约持续四五十秒,震感强烈,尚未造成人员伤亡
深圳新闻网讯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10日17时02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7公里。震区震感强烈,炉霍县城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甘孜、道孚、新龙、雅江、康定等地震感明显,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四川省地震局专家表示,此次地震并非汶川地震余震。
地震约持续了四五十秒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作出三级应急响应决定。康定地震中心站根据指令于17时40分派出第一支工作组奔赴震区。此外,炉霍县也已派出4个工作组奔赴震中乡镇统计受灾情况。首批救援官兵于晚间7点45分左右到达震中绒巴绒村查看灾情,救助受灾群众。
据炉霍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民在与中央电视台连线时表示,地震时当地震感“非常强烈,桌椅上下抖动,”地震大约“持续了四五十秒”。当地建筑大多是防震木结构房,此次地震仅造成一些老旧房屋开裂,部分房屋瓦片有掉落,但没有出现房屋倒塌。
邓民透露,当地的供水和供电没有受到地震的明显影响,通讯曾短暂中断几分钟,目前已经恢复。
甘孜炉霍县地震后裂开的房屋屋顶
部分城区已恢复供电
记者晚间19:30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炉霍县城电力抢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部分要害部门已恢复供电。
据介绍,炉霍地震发生后,造成县城电力全部中断。获悉灾情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派出应急抢险队赶赴灾区展开抢险救援。
截至10日晚间19时25分,秀罗海电站和城区电站通过10千伏线路已恢复城区1/3的供电。电力应急抢险队正对受损线路情况进行巡查和统计。
电力部门表示,将尽全力抢修受损线路,尽快恢复县城供电。
消防战士在震区进行社会救助(右图)。新华社发
乡政府大楼现裂缝
截至22时10分,据四川地震局消息,炉霍县县城部分房屋出现开裂现象,斯木乡6户民房成为危房。道孚县孔色乡乡政府大楼出现裂缝,昌孜村35户民房出现裂缝,一处牛棚垮塌。与炉霍相邻的甘孜县、色达县和道孚县有明显的震感,房子被震裂,一些面积大一点的玻璃也被震碎,墙外装饰瓷砖掉落。
截至22时19分,炉霍消防大队官兵已全部从震中返回县城,震中房屋没有遭到大的破坏。
据称,有关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具体情况仍在统计中。目前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炉霍县概况
炉霍县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总面积4601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6年)。全县辖1个镇、15个乡。该县大部分地区位于鲜水河地震带。为了防震,70%以上的建筑均采用“崩科”式木结构房。炉霍县设有消防大队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共约20人。除消防必备设备外,还配备了机动手动泵、金属切割锯等救援必备设施。
□网友播报
成都网友:地震了,晃了几下,感觉有点严重。
都江堰网友:都江堰也有感觉。
阿坝网友:2011年4月10日17时5分左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
城内明显感觉到地震了。门窗都抖动了!
□专家说法
非汶川余震
晶报讯 省地震局24小时值班室科研人员表示,就此次地震,预报研究所的专家正召开紧急会商会议,“这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并不是汶川地震所处的龙门山断裂,为浅源性地震。”省地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力表示,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西部地区,是一条北西走向的弧形左旋走滑断裂带。自1747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10余次,其中破性性较大的有1816年炉霍7级地震和1973年炉霍7.6级大地震等。王力表示,省地震局将密切关注四川境内断裂带的活动情况。(宗禾)
深圳晚报相关稿件
四川炉霍发生5.3级地震
炉霍县寿林寺附近因地震发生山体滑坡。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李银飞 数码传真
●附近山体滑坡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当地七成房屋采用防震设计
深圳新闻网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北纬31.3度,东经100.9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7公里。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炉霍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民在与中央电视台连线时表示,地震时当地震感“非常强烈,桌椅上下抖动,”地震大约“持续了四五十秒”。部分房屋瓦片有掉落,但没有出现房屋倒塌,只是有一些老旧房屋出现裂缝。邓民表示,当地的供水和供电没有受到地震的明显影响,虽然通讯曾短暂中断几分钟,目前已经恢复。
炉霍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幅员5796平方公里。该县大部分地区位于鲜水河地震带。为了防震,70%以上的建筑均采用“崩科”式木结构房。炉霍县设有消防大队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共约20人。除消防必备设备外,还配备了机动手动泵、金属切割锯等救援必备设施。
搭建临时防震棚。
居民跑出室外避难。 |
|
|
|
|